日日噜噜夜夜久久狠狠丁香五月|五月天丁香好婷婷|狠狠躁高跟丝袜人妻|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全國林草動態(tài) > 科學技術 > 正文 站內導航
[]

CITES附錄更新,中國為5類物種提交修訂提案

媒體: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作者:瀕危物種通訊
專業(yè)號:生物多多 2019/9/3 12:48:34

當地時間8月17日~28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第18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方大會(CITES CoP18)已圓滿落幕,大家期待已久的新附錄終于出爐了。

在此之前,中國共提交了5類物種的修改意見,均被順利采納。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這些瀕危物種的現狀與困境。(COP18所更新的所有物種列表見::https://www.cites.org/eng/updates_decisions_cop18_species_proposals)

下文摘自瀕危物種通訊1901期

白冠長尾雉

CITES第十八次締約方大會將在瑞士召開,各締約方積極準備有關提案。經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國家瀕管辦)、農業(yè)部漁業(yè)漁政局和國家瀕科委商議,國家瀕管辦代表中國履約機構向公約秘書處提交了五個附錄物種修訂提案。

其中,中國獨立提案提出將中國特有的白冠長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 ),鎮(zhèn)海棘螈(Echinotriton chinhaiensis)和高山棘螈(Echinotriton maxiquadratus) 列入CITES附錄Ⅱ。

白冠長尾雉是我國特有的雉科鳥類,主要分布于大別山山系、秦嶺山系及神農架山系海拔200-2600m的山地,冬季食物缺乏時會到林緣的農田覓食。

圖片來自網絡,僅展示白冠長尾雉姿態(tài),若有誘拍可能,非本文支持理念

白冠長尾雉于1989年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在其分布地建立了數十個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和森林公園等保護地。河南省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將白冠長尾雉作為重點保護對象,開展了長達二十余年的種群監(jiān)測、棲息地保護和科學研究。(更多戳:你也瀕危了? 我也是耶!真是我的好兄弟!

圖片來源見水印,僅展示白冠長尾雉姿態(tài),若有誘拍可能,非本文支持理念

白冠長尾雉雌雄羽色具有性二型,雄性的中央尾羽長度是長尾雉屬中最長的。白冠長尾雉尾雄性羽長且羽色艷麗,觀賞價值較高,在過去曾為滿足傳統(tǒng)戲劇和地方性戲劇裝飾需要成為狩獵目標。

當前白冠長尾雉野外種群受到的主要威脅是非法捕獵、棲息地的破壞與喪失和農田毒殺。由于保護區(qū)內仍存在非法捕獵、森林砍伐、農業(yè)開荒和旅游開發(fā)等活動,白冠長尾雉種群數量較十年前有所下降。據估計,目前白冠長尾雉種群數量為10000到17000只。

圖片來源見水印,僅展示白冠長尾雉姿態(tài),若有誘拍可能,非本文支持理念

白冠長尾雉在國內及國外的動物園和繁育中心等有圈養(yǎng)個體,曾被引入到歐美多個國家,并在捷克和法國建立了野外自然種群。

其標本的主要貿易目的是時尚裝飾和標本展示。在我國有當地山民為食用獵殺的案例。

2002到2015年間,歐盟接到多起報稱為源自中國的白冠長尾雉羽毛商業(yè)性目的出口,而我國在此期間并未批準白冠長尾雉相關標本出口,為避免非法貿易對其野外種群的生存和延續(xù)產生不利影響,中國提議將其列入CITES附錄Ⅱ,對白冠長尾雉標本國際貿易進行溯源和監(jiān)管。

圖片來自網絡,僅展示白冠長尾雉姿態(tài),若有誘拍可能,非本文支持理念

鎮(zhèn)海棘螈與高山棘螈

鎮(zhèn)海棘螈和高山棘螈是我國特有種,分布于東南部沿海地區(qū)。鎮(zhèn)海棘螈分布于浙江省寧波市的局部丘陵地域,高山棘螈分布于廣東省東北部的局部亞高山地帶;分布區(qū)域均極為狹窄,棲息地破碎化程度嚴重,種群數量極少,屬于極度瀕危物種。

鎮(zhèn)海棘螈(Echinotriton chinhaiensis)

高山棘螈 (Echinotriton maxiquadratus)

這些棘螈的成體主要營陸棲生活,夜行性,行動遲緩,容易遭受有針對性的盜獵。其繁殖力低、對產卵微生境要求特殊而嚴格,一年僅繁殖一次,卵孵化率和幼體的成活率低。

高山棘螈幼體

鎮(zhèn)海棘螈1989年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規(guī)定,禁止捕獵、殺害該動物,也禁止出售、購買、利用該動物及其制品,同時依法保護其棲息地,已經建立了保護小區(qū),多年來開展了科學研究、種群監(jiān)測、棲息地保護等行動。

高山棘螈棲息的生境

高山棘螈分布在自然保護區(qū)和保護地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qū)管理條例》,禁止非法捕獵采集野生種群。

鎮(zhèn)海棘螈和高山棘螈是亞洲有尾目最為瀕危的物種,與其他兩棲爬行動物分布區(qū)域狹窄的小種群物種一樣受到非法采集和貿易的嚴重影響。

因這兩種棘螈極度稀有,受到有尾目寵物愛好者和動物收藏者的高度關注,并有通過非法貿易流入中國香港和日本等地的記錄。

鎮(zhèn)海棘螈

作為極度瀕危的極小種群物種,任何程度的盜獵和非法貿易,都將對其生存繁衍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盡管中國政府和各社會群體對鎮(zhèn)海棘螈的保護非常重視,考慮到國際貿易對其生存可能造成的威脅,提議將其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Ⅱ。通過國際執(zhí)法協作和國內保護措施的結合,更好地實現對這兩個小種群物種的保護。

這兩個提案的撰寫和準備得到了國家瀕科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張正旺教授和沈陽師范大學李丕鵬教授的深度參與和指導,得到了來自中國科學院動物所、成都生物所、昆明動物所、北京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浙江大學等院所高校諸多專家的支持。

瀕危的蠑螈與瞼虎們

中國在CITES第十八次締約方大會上提交的附錄修訂提案中,有三個是和其他締約方的聯合提案。

其中,中國和歐盟聯合提案將疣螈屬(Tylototriton spp.),以及除香港瘰螈(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 之外的瘰螈屬 (Paramesotriton spp.) 所有物種列入CITES附錄Ⅱ.中國、歐盟和越南聯合提案,將中國和越南分布的瞼虎屬(Goniurosaurus spp.) 列入CITES附錄Ⅱ。

早在2015年,國家瀕科委和沈陽師范大學受國家瀕管辦委托,開始對中國特有有尾類分類命名、瀕危狀況和國際貿易做了回顧,并在CITES第十七次締約方大會上,提交提案,成功將香港瘰螈列入公約附錄Ⅱ。

瘰螈屬

瘰螈屬個體相對較大而強壯,生存在2000m海拔以下森林中的激流及其附近。分布范圍狹窄,有些僅知于模式產地,性成熟很晚,種群特別容易受到野外采集的危害。

中國瘰螈(Paramesotriton chinensis)

野外種群受到棲息地喪失(如森林砍伐、基礎設施建設、水壩建設)以及寵物貿易、食用和傳統(tǒng)藥用所引起的過度利用的威脅。此外該屬的形態(tài)演化非常保守,導致其分類鑒定十分困難。

橙脊瘰螈 (Paramesotriton aurantius)

尤其是傳統(tǒng)醫(yī)藥的干制品無法鑒定到種。亞洲蠑螈類寵物貿易的增長對其生存造成極大威脅,有證據表明曾有動物在被科學命名前就進入國際貿易,在寵物貿易市場中至少存在3個未被描述的分類階元。

考慮到瘰螈屬物種分布范圍小和繁殖能力低的特點、有關醫(yī)藥目的和國際寵物目的的大量貿易以及物種鑒定的難度,建議將整個瘰螈屬列入CITES附錄中。

瘰螈所需要的健康的淡水生境

疣螈屬

疣螈屬隸屬于蠑螈科,目前已知25個物種,其中20種為國家級特有種: 中國14種,越南2種,老撾1種,泰國1種,緬甸2種;5種為國家共有種。(中國物種見:http://www.amphibiachina.org/species/33)

棕黑疣螈 (Tylototriton verrucosus)

隨著研究的深入,該屬物種多樣性不斷豐富,2010年時有8種,此后又增加了16種。疣螈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闊葉林區(qū)分布狹域分布。疣螈活體出現在寵物貿易中,干體常用來入藥。至少有12種疣螈出現在國際貿易中,多出口到歐洲、北美和日本市場。

受中藥市場需求被大量捕捉的紅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

新的分子數據表明目前廣泛分布的亞洲蠑螈物種由許多狹域分布種組成,鑒于此,這種貿易可能更加令人擔憂。大多數疣螈屬物種長相十分相似,被認為是形態(tài)復合體,對于非專業(yè)人士來說,物種鑒定非常困難,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貴州疣螈 (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

瞼虎屬

瞼虎(Goniurosaurus spp.)具有高度的區(qū)域特有性,目前,中國分布有10種,8種為中國特有種,另外2種為越南和中國共同分布的物種;越南另外還有3種為特有種;琉球群島分布有6種,均為該地區(qū)的特有種,不包含在本提案中。

2008年以來新描述了9個種,但仍有很高的物種多樣性等待發(fā)現。瞼虎的棲息地破碎化和破壞嚴重,部分地區(qū)受農林開發(fā)和旅游等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種群密度低,數量稀少。

發(fā)現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嘉道理瞼虎(Goniurosaurus kadoorieorum) 圖片來源:Yang, J. H., & Chan, B. P. L. (2015).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Goniurosaurus (Squamata: Sauria: Eublepharidae) from southern China. Zootaxa, 3980(1), 067-080.

此外瞼虎以其靚麗奇異的體色而受到寵物愛好者的喜愛,是最為常見的國際貿易寵物,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成為國際寵物貿易中的新寵。野外捕獲和非法貿易,是瞼虎面臨的最為嚴重的威脅。

A.  廣西瞼虎 (G.kwangsiensis);B: 嘉道理瞼虎(G. kadoorieorum); C: 越南瞼虎 (G. araneus);D: 霸王嶺瞼虎(G. bawanglingensis);E:  憑祥瞼虎( G. luii ); F: 荔波瞼虎(G. liboensis)。圖片來源:Yang, J. H., & Chan, B. P. L. (2015).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Goniurosaurus (Squamata: Sauria: Eublepharidae) from southern China. Zootaxa, 3980(1), 067-080.

依照公約文本第二條2(a)款,公約Conf.9.24(Rev. CoP17)號決議中附件2a的標準A和標準B,將除香港瘰螈外的瘰螈屬,以及中國和越南分布的瞼虎屬動物列入公約附錄Ⅱ,依照公約Conf.9.24(Rev. CoP17)號決議中附件2a的標準A和標準B,將疣螈屬所有種列入公約附錄Ⅱ。

疣螈、瘰螈和瞼虎中的部分物種已經滿足CITES附錄Ⅰ的列入標準,但考慮到列入附錄Ⅰ可能會帶來更大的貿易需求和更高的致危風險,因此此次提案都將其列入CITES附錄Ⅱ.

通過監(jiān)控國際貿易,結合國內的保護和管理,國際執(zhí)法協作和國內保護措施相結合,實現對這些分布狹窄的兩棲爬行動物的保護。

華盛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的存在意義:

華盛頓公約的主張并非完全禁止野生動植物的國際貿易,而是以分級管制、依需要核發(fā)許可的理念來處理相關的事務。目前被收錄在公約中的物種包含了大約5,000種的動物與28,000種的植物,并且被分列入三個不同的附錄:

附錄一(Appendix I)囊括了受到滅絕威脅的物種,這些物種通常是禁止在國際間交易,除非有特別的必要性。

附錄二(Appendix II)囊括了沒有立即的滅絕危機,但需要管制交易情況以避免影響到其存續(xù)的物種。如果這類物種的族群數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則會被改置入附錄一進行全面的貿易限制保護。

附錄三(Appendix III)包含了所有至少在某個國家或地區(qū)被列為保育生物的物種,換言之就是區(qū)域性貿易管制的物種。將這些物種列入華盛頓公約中,才能有效要求其他會員團體進行協助管制其貿易。

來源

貓盟CFCA

閱讀 836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